第一節 安全技術防范概述
一、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 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
根據現在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范,就是防備、戒備,而防備是指作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
綜合上述解釋,是否可以給安全防范下如下定義:做好準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者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于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事故的安全狀態。顯而易見,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過防范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內涵。
●兩種安全理念
中文所說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兩種解釋。牛津大學出版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對Safety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平安、穩妥,保險(鎖)、保險(箱)等;而對Security一詞的主體解釋是:安全、無危險、無憂慮,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險或憂慮之物,抵押品、擔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隊)等。
實際上,中文所講的安全是一種廣義的安全,他包括兩層涵義:一指自然屬性或準自然屬性的安全,它對應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會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顯認為屬性的安全,它與Security相對應。自然屬性或準自然屬性的安全的被破壞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參與而造成的;社會人文性破壞,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參與而造成的。因此,廣義的講,安全應該包括Safety和Security兩層含義,而我們常常說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狹義的安全Security,國外通常叫“保安”。
●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安全防范的本職內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這個詞,而用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這個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與防范連在一起使用,構成一個新的復合詞一樣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損失預防與犯罪預防構成了Safety/Security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國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會保安業的工作重點,而Crime Prevention則是警察執法部門的工作重點。這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定與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損失預防和犯罪預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質內容。
綜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項公安業務(警察執行部門),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經濟事業。它們的發展和進步,既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謂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綜合安全理念,就是為社會公共安全提供時時安全、處處安全的綜合性安全服務。所謂社會公共安全服務保障體系,就是由政府發動、政府組織、社會各界(絕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執法部門內部的某一機構)聯合實施的綜合安全系統工程(硬件、軟件)和管理服務體系。公眾所需要的綜合安全,不僅包括以防盜、防劫、防入侵、防破壞為主要內容的狹義“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體防護、醫療救助防煤氣泄漏等諸多內容。
二、安全防范的三種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安全防范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行業是社會公共安全行業的一個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實體(物)防范和技術防范三個范疇。其中人力防范和實體防范是古已有之的傳統防范手段,它們是安全防范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傳統的防范手段也不斷融入新科技的內容。技術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學技術(最初是電子報警技術)用于安全防范領域并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立防范手段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新的防范概念。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應用,“技術防范”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警察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以致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新詞匯,技術防范的內容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時代,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高新技術都將或遲或早的移植、應用于安全防范工作中。因此,“技術防范”在安全防范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它已經帶來了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
安全防范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探測、延遲與反應。探測(Detection)是指感知顯形和隱性風險事件的發生并發出報警;延遲(Delay)是指延長和推延風險事件發生的進程;反應(Response)是指組織力量為制止風險事件的發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動。在安全防范的三種基本手段中,要實現防范的最終目的,都要圍繞探測、延遲、反應這三個基本防范要素開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預防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生。當然,三種防范手段在實施防范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基礎的人力防范手段(人防)是利用人們自身的傳感器(眼、耳等)進行探測,發現妨害或破壞安全的目標,作出反應;用聲音警告、恐嚇、設障、武器還擊等手段來延遲或阻止危險的發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時還要發出求援信號,以期待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制止危險的發生或處理已發生的危險。
實體防范(物防)的主要作用在于推遲危險的發生,為“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F代的實體防范,已不是單純物質屏障的被動防范,而是越來越多地采用高科技地手段,一方面使實體屏障被破壞地可能性變小,增大延遲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實體屏障本身增加探測和反應的功能。
技術防范手段可以說是人力防范手段和實體防范手段的功能延伸和加強,是對人力防范和實體防范在技術手段上的補充和加強。它要融入人力防范和實體防范之中,使人力防范和實體防范在探測、延遲、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中間不斷地增加高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探測能力、延遲能力和反應能力,使防范手段真正起到作用,達到預期的目的。
探測、延遲和反應三個基本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關系。一方面,探測要準確無誤、延遲時間長短要合適,反應要迅速;另一方面,反應的總時間應小于(至多等于)探測加延遲的總時間。
三、安全防范技術與安全技術防范
安全防范技術是用于安全防范的專門技術,在國外,安全防范技術通常分為三類:物理技術防范(Physical Protection)、電子防范技術(Electronic Protection)、生物統計學防范技術(Biometric Protection)。這里的物理防范技術主要指實體防范技術,如建筑物和實體屏障以及與其匹配的各種實物設施、設備和產品(如門、窗、柜、鎖等);電子防范技術主要是指應用于安全防范的電子、通信、計算機與信息處理及其相關技術,如:電子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其相關的各種軟件、系統工程等。生物統計學防范技術是法庭科學的物證鑒定技術和安全防范技術中的模式識別相結合的產物,他主要是指利用人體的生物學特征進行安全技術防范的一種特殊技術門類,現在應用較廣的有指紋、掌紋、眼紋、聲紋等識別控制技術。
安全技術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術為先導,以人力防范為基礎,以技術防范和實體防范為手段,所建立的一種具有探測、延遲、反應有序結合的安全防范服務保障體系。他是以預防損失和預防犯罪為目的的一項公安業務和社會公共事業。對于警察執法部門而言,安全技術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術開展安全防范工作的一項公安業務;而對于社會經濟部門來說,安全技術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術為社會公眾提供一種安全服務的產業。既然是一種產業,就要有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就要有系統的設計與工程的施工、服務和管理。
四、安全防范技術的專業體系
安全技術防范作為社會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的一個分支,具有其相對獨立的技術內容和專業體系。根據我國安全防范行業的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我們可以將安全防范技術按照學科專業、產品屬性和應用領域的不同進行如下分類:
● 入侵探測與防盜報警技術
● 視頻監控技術
● 出入口目標識別與控制技術
● 報警信息傳輸技術
● 移動目標反劫、防盜報警技術
● 社區安防與社會救助應急報警技術
● 實體防護技術
● 防爆安檢技術
● 安全防范網絡與系統集成技術
● 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
由于安全防范技術是正在發展中的新興技術領域,因此上述專業的劃分只具有相對意義。實際上上述各項專業技術本身,都涉及諸多不同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門類,它們之間又互相交叉和相互滲透,專業的界限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同一技術同時應用于不同專業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
五、安全技術防范的作用
(一)預防犯罪
利用安全防范技術進行安全防范,能夠對犯罪分子有威懾作用,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二)發現和證實犯罪
一旦設防目標受到侵襲,防范系統能及時發現、及時報警,并自動記錄下犯罪分子的作案過程,留下視、聽資料等,為偵查破案提供直接證據,從而提高公安保衛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有效地揭露、證實和打擊犯罪。
(三)制止犯罪
由于報警及時,罪犯受到驚嚇后往往會設法逃離現場。有的防范系統還帶有催淚、噴煙、加鎖等主動防范措施,使犯罪分子無法繼續作案甚至無力逃脫、束手就擒。
(四)節省入力、財力,彌補人防、物防之不足
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人防具有一定的缺陷:一是受經濟條件和其他多種社會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大量地投入公安、保衛人員進行安全防范;二是人防的觸角不能延伸到防范區域的各個部位;三是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長期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四是人的生理特點限制了人的感知能力,不能保證在任何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五是人防的開支是長期的,費用較高。
技防能夠很大程度地彌補以上不足,以較小的、一次性的投入解決治安防范工作中的諸多問題。技防是預防、打擊犯罪和各種災害事故的有力武器,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安保衛工作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任何先進的技防手段,最后處置還需要人來處理,這同機器永遠代替不了人的道理一樣,不能片面地強調技防,只有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技防的作用。
第二節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中的基本概念
安全技術防范產品與系統的性能和安全質量,要通過具體的工程來實現。在工程技術領域,以研究系統為對象的工程技術稱為系統工程學。安全技術防范工程是人、設備、技術、管理的綜合產物,本文對安全技術防范工程設計中所涉及的有關問題作一介紹。
一、被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與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防護級別
1、基本概念
在安全技術防范工作中,經常用到以下概念:風險等級(Level of risk):是指存在于人和財產(被保護對象)周圍的、對他(它)們構成嚴重威脅的程度。這里所說的威脅,主要指可能產生的人為的威脅(或風險)。被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主要依據其人員、財產、物品的重要價值、日常業務數量、所處地理環境、受害的可能性以及公安業務主管部門對其安全水平的要求等因素。一般分為三級:一級風險為最高風險,二級風險為高風險,三級風險為一般風險。
防護級別(Level of protection):是指對人和財產安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技術的和組織的)。防護級別的高低,既取決于技術防范的水平,也取決于組織管理的水平。被保護對象的防護級別,主要有所采取的綜合安全防范措施(技防、物防、人防)的硬件、軟件水平來確定。一般也分為三級:一級防護為最高安全防護,二級防護為高安全防護,三級防護為一般安全防護。
安全防護水平(Level of security):是指風險等級被防護級別所覆蓋的程度,即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程度。安全防護水平(或安全水平)是一個難以量化的定性概念。它既與安全防范工程施工設施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有關,更與系統的維護、使用、管理等因素有關。對安防系統工程安全水平的正確評估,往往需要在工程竣工驗收后經過相對長時間的運營,才能做出。
2、風險等級與防護級別的關系
被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防護等級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的意義,它們的被確定主要由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定。一般說來,風險等級與防護的劃分應有一定的對應關系:高風險的對象應采取高級別的防護措施,才能獲得高水平的安全防護。如果高風險的對象采取低級別的防護,安全性必然差,很容易發生事故,這當然是要避免的;但是如果低風險的對象采用高級別的防護,安全水平當然高,但這種系統的性能價格比一定會降低,造成經濟上的浪費,這也是不可取的。
二、防護的縱深、均衡性與抗易損性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的設計,要綜合考慮防護的縱深性、均衡性和抗易損性三個要素:
1、防護的縱深性
所謂防護的縱深性,簡而言之就是層層設防,即根據被保護對象所處的風險等級和所確定的防護級別,對整個防范區域實施分區域的分層次設防。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防區,應包括周界、監視區、防護區和禁區四種不同性質的防區,對它們應實施不同的防護措施。
防護的縱深性通常分為整體縱深防護和局部縱深防護兩種類型。整體縱深防護是對這個防區實施縱深防護;局部縱深防護是對防區的某個局部區域,按照縱深防護的設計思想進行分層次防護。
縱深防護的四種分區界定,一般由用戶與設計方共同商定,用戶有最終決定權。四種分防區的設置也不是絕對的,要視被保護對象所處的地理環境、被保護對象內部的具體配置而定。
2、防護的均衡性
所謂防護的均衡性,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這個防范系統(或體系)在整體布局上(如各分區之間安的設置是否合理、各子系統的組合或集成是否有效等)不能存在明顯的設計缺陷和防范誤區;二是指防區內同層防護(或系統)的防護水平應保持基本一致,不能存在薄弱環節或防護盲區。
在系統工程領域,系統的有效性遵從“水桶效應”原則或“瓶頸效應”原則。就是說,一個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其總體防護水平的高低不由高防護部位決定,往往由系統的最薄弱環節來決定。比如,一個周界防護系統,如果在周界防護的某個局部存在盲區,它就可能是入侵者入侵的方便之門,其余部分防范的再好,也失去意義。再比如,如果一個防范系統的中央控制室不是只這在禁區內,以嚴加防范,而是放在其他分防區,就極易受到破壞,導致整個防范系統的失控設置癱瘓。
3、防護的抗易損性這個問題主要是指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問題。
系統的可靠性越高,抗易損性就越強。當然,還與系統的維修性、保障性以及組織管理工作有密切聯系。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防護的縱深性、均衡性、抗易損性要求是相互聯系的??挂讚p性主要是對設備、器材的要求,均衡性主要是對各層防護或系統的要求,縱深性則是對整個系統的總要求,只有以上三者統籌考慮,全面規劃,才能實現系統的高防護水平。
安全防范系統防護的縱深性、均衡性和抗易損性要求是安全防范三個基本防范要素在工程技術中的具體體現。之所以要求系統具有防范的縱深性、均衡性和抗易損性,都是為了保證探測、延遲和反應的有效性,只有這樣,系統工程才能防范相應的風險,實現安全的目的。
三、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基本構成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結構模式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分散到組合在到集成的發展變化過程。從早期單一分散的電子防盜報警系統,到后來的報警聯網系統、報警-監控系統,發展到防盜報警-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綜合防范系統。近年來,在智能建筑和社區安全防范中,又形成了融防盜報警、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訪客查詢、保安巡更、汽車庫(場)管理、系統綜合監控與管理于一身的集成式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1、安全技術防范綜合管理系統的結構模式
● 分散式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各子系統分別單獨設置,各自獨立運行或實行簡單的聯動。
● 組合式安全技術防范綜合管理系統
各子系統分別單獨設置,通過專用的通信接口與專用的軟件將各子系統聯網,實現全系統的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
● 集成式安全技術防范綜合管理系統
各子系統分別單獨設置,通過統一的通信平臺和管理軟件將各子系統聯網,實現全系統的自動化管理和監控。
上述三種模式中,后者是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發展的方向,一體化集成模式是目前正在發展中的一種高標準集成模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系統集成的深度和廣度也將不斷提高。
2、安全技術防范的主要子系統
● 入侵報警系統
● 電視監控系統
● 出入口控制系統
● 保安巡更系統
● 訪客查詢系統(包括樓宇對將系統)
● 車輛和移動目標防盜防劫報警系統
● 報警通信指揮系統
● 其他子系統
對具有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物、構筑物或其內的特殊部分、特殊部位,需要設計具有特殊功能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如專用的高安全實體防護系統、防爆和安全檢查系統、停車場(庫)管理系統和安全信息廣播系統等。
3、主要子系統的基本配置
簡單的概括起來,各子系統的基本配置包括:前端、傳輸、信息處理/控制/顯示/通信三大單元。不同的子系統,其三大單元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現就三個主要子系統的基本配置說明如下。
● 入侵報警系統的構成
入侵報警系統的構成一般由周界防護、建筑物內(外)區域/空間防護和實物目標防護等部分單獨或組合構成。系統的前端設備為各種類型的入侵探測器(傳感器)。傳輸方式可以采用有限傳輸或無線傳輸,有限傳輸又可采用專線傳輸、電話線傳輸等方式;系統的終端顯示、控制、設備通訊可采用報警控制器,也可設置報警中心控制臺。系統設計時,入侵探測器的配置應使其探測范圍有足夠的覆蓋面,應考慮使用各種不同探測原理的探測器。
● 電視監控系統的構成
電視監控系統的前端設備是各種類型的攝像機(或視頻報警器)及其附屬設備,傳輸方式可采用同軸電纜傳輸或光纖傳輸;系統的終端設備是顯示、記錄、控制、通信設備(包括多媒體技術設備),一般采用獨立的視頻中心控制臺或監控-報警中心控制臺。
● 出入口控制系統的構成
出入口控制系統一般由出入口對象(人、物)識別裝置、出入口信息處理、控制、通信裝置和出入口控制執行機構三部分組成。出入口控制系統應有防止一卡進多人或一卡出多人的防范措施,應有防止同類設備非法復制有效證件卡的密碼系統,密碼系統應能授權修改。